此次演講中的孩子都表現得很出色,讓我們不禁感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經過昨天的匯報交流學習,我們各個隊員對我們的調研題目都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今天清晨,隊員們就把昨晚睡前匯總的調研分析報告交到了我們隊長副隊長的手中。根據前期任務的分配,我們確定了這兩天的具體任務:在周邊的散居村落就“搬得出”為重點進行調研。
現在,調研組的隊員們已經蓄勢待發。在這里預祝明天的調研任務能夠平安、順利的完成!
調研隊胸有成竹再出發
7月24日,是我們下鄉的第七天。新的一天在大家朗朗的讀書聲中開始。沐浴著清晨和煦的陽光,呼吸著山間清新的空氣,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一切這么的自然,靜謐。
今天早晨的三分鐘演講,兩名同學回顧了過去一天的工作。鄭旬同學通過趣味運動會的前期準備體會到了集體的重要性,“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他希望大家可以肩并著肩,攜手共度這難忘的暑期實踐活動。
今天服務團的工作重點集中在“新村周圍散落村戶的生活現狀及出現的問題”問卷調查上。
早上七點半,剛剛吃完早飯的我們就懷著激動的心情、背著午飯、整好衣裳踏上了調研之路。鄉路兩邊一片片綠油油的玉米地,一朵朵五彩紛 呈的花兒,合著清脆婉轉的陣陣鳥鳴。九點半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會仙村。
陜南移民主要是為了提高廣大陜南山區群眾的生活質量,共同富裕減少直至消除城鄉差距,調研對象主要集中在40歲到70歲的中老年人。據調查,村民大多數很滿意現在居住的環境:這里民風淳樸,山清水秀,氣候怡人,且親朋鄰里關系和睦。
在調查過程中,每一戶村民都熱情地拿出粽子款待我們,但我們西北大學青協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我們肩上還有很多的任務,所以我們婉拒了他們的盛情邀請,繼續踏上了調研的道路。
在聊到如何了解陜南移民搬遷政策時,大多數人是通過村里的宣傳和鄰里的交流來了解這一政策,而我們通過匯總發現,一部分人愿意響應國家號召同意搬遷,一部分人由于生活習慣不愿意搬遷。當問及村民身邊的具體惠民政策時,其中大部分村民都很自豪的說:“政策好呀!”,并表示會積極的參與到國家建設當中。作為隊員的我們覺得很欣慰,在大山深處,黨的政策能收到如此好的反響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們生活在一個好的年代,我們應該更加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我們的青春更加精彩、有意義!
今天的調研雖說很辛苦,但十分充實,與村民的交流更讓我們感受到這里熱情、淳樸、好客的民風,希望接下去的調研任務會平安、順利的完成。在調研過程中我們耐心的和村民交談,村民熱情的配合我們。
聚焦陜南移民工程,志愿支教星火相傳
伴隨著山頭第一道曙光的冉冉升起,青協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的新的一天又拉開了帷幕。“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這已是我們第八次喊出這篇文章,每一次的朗誦都似乎給了我們無限的活力和能量。“奉獻、友愛,進步、互助”,這正是我們一直以來所信仰,所堅持和傳遞的志愿者精神。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已過去了一半,我們已經褪去了初來的新鮮感和興奮感,志愿者們面對的是已經連續一周白天斷水斷電的艱苦環境,還有因為和老師漸漸熟悉的孩子們天性的調皮頑劣以及盛夏酷熱的暑氣。然而,志愿者們沒有退縮,努力調整自身心態和教學方法仍然堅持在三尺講臺上給孩子們講授著自己精心準備的課件;仍然在酷熱暑氣中堅持上山下鄉走訪、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