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非工作要摸底排查,建立臺賬,發現盲區,防范在前,使工作疏而不漏。”2013年11月28日,朝陽區召開2013年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朝陽區衛生局副局長陳開紅在會議上如是說。
據悉,本次會議旨在總結經驗,加強朝陽區醫療服務單位對打擊非法行醫專項工作的認識,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公安部等六部門下發的《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方案》文件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落實責任,扎實工作,持續創新地開展朝陽區的打擊非法行醫工作。
自2005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以來,朝陽區通過進一步強化各部門的責任落實,逐步形成了“屬地摸底排查”、“部門配合查處”、“依法追究責任”的系統工作模式,成為了全市打擊非法行醫工作的標桿模板。
據陳開紅介紹,朝陽區打擊非法行醫工作通過不斷創新和發展,逐步建立了一系列長效工作機制:一是部門聯合機制,多部門聯合執法,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每年召開例會通報打非工作情況;二是摸底排查機制,緊密依靠街鄉,充分發揮各街鄉公共衛生委員會的作用,對非法行醫開展日常摸底排查,建立臺賬;三是屬地管理機制,落實屬地責任,加強出租房屋清理整頓,鄉與村委會、村委會與村民層層簽訂責任書;四是網格監督機制,將打非工作納入我區“全模式社會服務管理工作體系”,實現網格發現、分派和監督一體化,提高執法效率;五是定期考核機制,已將打非工作納入街鄉領導(處級班子)季度考核中,進一步提升打非工作的屬地領導重視程度。
針對網格監督機制,朝陽區衛生局法監科長李炬解釋說,朝陽區每個街鄉都設有協管員,能及時發現問題,配合衛生監督員,打擊非法行醫,“這就好比是布下一個‘天羅地網’,每個街鄉協管員都是這個網絡上的一個點,由點連成線,由線形成網絡”。
朝陽區副區長張立新在會議上表示,“打非工作”形式依然嚴峻,并提出下一步工作重點:要嚴厲打擊七種嚴重危害社會的非法行醫行為,深入摸底排查加大打擊力度,繼續加大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建立監測哨點開展動態預警,利用考核機制發揮最大效果,以及有針對性的加大社區衛生服務宣傳力度。
據了解,七種嚴重危害社會的非法行醫行為:一是以“城中村”、開發區以及城鄉結合部等流動人口聚集地為重點,嚴厲打擊無證“黑診所”;二是以農貿市場、集市、大型建筑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為重點,嚴厲打擊游醫、假醫;三是以城市生活美容機構為重點,嚴厲查處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活動;四是以零售藥店為重點,查處無證聘用醫師或非醫師坐堂行醫行為;五是查處以養生保健為名或以疾病研究院(所)為幌子非法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六是嚴厲打擊地方單位和人員假冒軍隊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七是嚴肅查處“黑診所”開展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簡稱“兩非”)行為。
目前,朝陽區已成立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朝陽區副區長張立新任組長,區衛生局、計生委、公安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打擊無證行醫工作組和醫療機構整頓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