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汪精衛如何逃離重慶,雙方草擬了詳細的預定行動時間表。11月26日上午,梅思平由香港飛重慶向汪精衛匯報,在香港機場,為躲避檢查,梅思平將協議抄錄在絲綢上,縫在西裝馬甲里帶回面交汪精衛。
“當時從重慶到國外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是由重慶赴香港,這很便捷,但以汪身份顯赫,不可能無故公開乘機去香港,所以選擇此路有很大的風險。另一條是經昆明赴河內,這比較穩妥,但必須首先征得‘云南王’龍云的同意。”黃美真教授介紹。龍云屬地方實力派,抗日戰爭開始后,他出兵參加抗日,但當國民黨政府和軍隊退到西南后,龍云深感云南有被吃掉的危險與蔣介石的矛盾也日漸加深。“汪精衛沒有軍事權,因此他最初的想法是在中國西南,像龍云、陳濟棠這些地方實力派控制區建立一個政府,促蔣和談。”黃美真說。為此,陳璧君兩次到過云南,多次與龍云進行長時間談話,龍云也表態:“汪先生如果來昆明,我很歡迎,如果愿意由此出國,我亦負責護送,一切絕無問題。”摸清龍云的態度,汪一行人最終決定“借路”昆明。
因擔心成群結伙走目標太大,12月5日,周佛海以視察宣傳工作為名,去了昆明;陶希圣也以講學為名尾隨而去。原定汪精衛以去成都、昆明作抗戰演講為名,12月8日從重慶動身,在昆明與周佛海等會合,然后轉飛河內去香港。但12月6日,蔣介石突然到了重慶。直到12月18日,蔣介石要到行營作特別演講,汪精衛可以不參加,于是他決定在這一天出走。12月19日,汪精衛走上了一條萬劫不復的背叛道路。1940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上,57歲的汪精衛在南京成立了漢奸政府。(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