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 馬海燕)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今日發布“教育評價云應用平臺”,這是中國首個“教育評價云”。
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推進,如何大規模實施過程性評價,充分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和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狀況是教育評價面臨的主要難題。
初步建成的教育評價云平臺,包括“工具研發系統”、“數據采集系統”、“實時分析系統”、“數據庫及應用系統”、“結果發布系統”、“質量提升系統”等多個系統。
其中,“數據采集系統”包括語文素養測試系統、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系統、音樂表現能力測試系統、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健康狀況數據采集系統,具有人力投入少、數據采集周期短、準確性高、易于大規模推廣等優勢。
“實時分析系統”包括教學過程實時動態采集系統和教學資源使用實時追蹤系統,可以有效實現將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等過程性信息的評價納入到基礎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當中。
“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數據資源共享機制,是中國首個基于教育評價云的大型國家基礎教育質量數據庫。該數據庫的開放與應用將為相關領域研究者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真實數據。
“結果發布系統”實現了反饋及時、實時交互、個性化的現代網絡化發布系統,極大強化了教育評價信息全覆蓋,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良性互動。
目前,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在全國建立了三大數據中心,并與全國各省36個分節點全部建立聯系,至少5000臺服務器為系統運營提供支撐,已擁有5000萬以上的日用戶活躍量,其中語音云注冊用戶已達4.5億,能夠滿足各省、各市及各區縣同時參與到教育質量評價工作。
該中心數據分析首席專家劉紅云表示,隨著大數據和語音云的數據平臺的建設與不斷完善,將逐步形成屬于每一名學生的唯一語音資料庫,為解決困擾傳統紙筆或現代網絡考試模式的身份識別問題提供全新思路,使基礎教育質量評價工作更加客觀、公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