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中商洛訊(文\圖 記者 楊鑫)從毛坪村村委會步行4公里山路上山,在山頂一片綠樹叢中環抱著五戶人家,在一戶村民的院落里不時有蜜蜂匆忙飛過,詢問才得知這是村里有名的土蜂養殖戶黃吉成家。今年59歲的黃吉成,不僅養殖土蜂30箱,年產土蜂蜜600余斤,收入達到3萬余元。還經常有人慕名前來向他學習養殖技術,更是在村里免費為鄉親們傳授養蜂經驗和技術,帶動村上30戶村民養土蜂掙甜頭。
養土蜂得到第一桶金

說起土養蜂黃吉成滿臉笑意,一臉甜蜜的說:“20多年前第一次抓了一窩土蜂養在家里,當年就割了幾十斤蜂蜜,在集市上賣30元錢。心里特別高興,當時就用賣蜂蜜的錢給孩子他媽來了件新衣服。”自從這次以后黃吉成嘗到了甜頭,覺得這野蜜蜂竟然能幫家里掙錢,農閑時間就在山上尋找野蜜蜂的蹤跡,只要聽人說那里有野蜜蜂就騎上摩托車去收峰。用蜜糖收來的野蜜蜂數量增加到來十多箱,但產量卻上不去,時不時還有蜜蜂死亡和飛走。黃吉成百思不得結,蜂箱都是自己親手做的,沒有任何異味,也沒有蜜蜂的天敵在里面,怎么就養不好?
自己學鉆研養蜂技術

眼看著十多箱土蜂一天天變少,黃吉成干著急也沒有辦法,村里上上下下幾百號人雖然有人也養土蜂,但也和自己遇到的問題一樣沒法解決。就在他沒了辦法準備讓近十箱土蜂自生自滅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本關于養蜂知識的書。就是這本書讓黃吉成如獲至寶,在仔細反復讀閱讀后,他將書本上講的知識和自己土蜂養殖實踐相結合,反復揣摩和研究,把之前遇到的問題都一一的改善和解決。他高興的翻出當年那本養蜂書向我們展示,雖然封面已經丟失被一張白紙代替,但泛黃的紙張很平整也顯示出這本很有年頭的書被主人保存的很好。他一邊翻書一邊說:“這本書就是我的寶貝,沒有他我的蜂可能已經養不成了。這幾十年間不知道已經看了多少遍,總共226頁的我都已經全部背下來了。”
黃吉成用書本上的知識和自己多年養土蜂的經驗相結合,為村里其他養蜂戶也解決了養殖難題。同時自己的土蜂也越養越多,從十多箱發展為想在的30箱,年產優質土蜂蜜600余斤。
讓鄉親一起嘗到蜂蜜的甜頭

經過20多年土蜂養殖的鉆研和摸索,經驗豐富待人成誠信熱情,黃吉成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上門收土蜂蜜和慕名學習養蜂經驗的人絡繹不絕,有縣城客商上門收蜂蜜,有人從外縣趕來學養蜂經驗,還有河南客商和養蜂人慕名而來。一年產600斤土蜂蜜基本在割蜜之前就已經被訂購一空,他便幫助村里其他鄉親一起銷售土蜂蜜,在帶動大家養土蜂的同時共同分享蜂蜜帶來的甜蜜。去年他和同村養殖戶成立了土蜂養殖協會,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扶持為養殖戶免費提供了100個蜂箱,讓協會成員都擴大了養蜂規模。黃吉成說,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盡快解決自己繁殖蜂王的難題,這樣就可以加快擴大規模的速度,也可以給更多想養殖土蜂的鄉親提供蜂源,讓大家一起養土蜂脫貧致富嘗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