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中商洛訊(記者 馬重陽)5月25日下午4點多,山陽縣十里鋪鎮郭家村六組的崔忠寶正忙著清理豬圈的豬糞,一邊忙活一邊說,“剛開始干部鼓勵我養豬的時候,我這心里沒底,實在不敢弄,沒想到,去年一下收入了一萬多,我這心里便有了信心了。”
崔忠寶一家共有四口人,由于都沒有技術,只能靠自己和兒子在西安打零工維持生計,收入十分不固定。去年四月,郭家村第一書記史安平來到崔忠寶家,向他耐心講解了政府產業扶貧的規劃、政策、資金扶持等思路,后又先后多次上門通過政策宣講、聯系貸款等方式樹立崔忠寶產業脫貧的觀念,激發其脫貧的信心。“去年六月,我和家里商量后便決定先購買12頭豬崽試試。”崔忠寶告訴記者。

每天清晨崔忠寶起床吃過早飯后,就給豬喂食、打掃豬舍衛生。崔忠寶說,“一切打理好后,我便開始鉆研自己買回來的養殖書籍,也不敢貿然完全按照書上的嘗試,便結合農村養豬的土辦法,自己研究養殖技術。”一得空,崔忠寶就跑到獸醫站請教如何給豬買藥、打針、預防疫情,逐漸掌握了養豬的訣竅。

目前,崔忠寶共養了16頭肉豬、6頭母豬和13頭豬崽,并且聯系了固定的宰豬廠,使養殖工作逐漸走向了正軌。閑暇時間,他也做些販賣農具的小生意。隨著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崔忠寶對發展養殖產業的積極主動性也更加強了,也更加堅信了產業脫貧這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