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漢將軍,1913年8月27日生于湖北麻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先后參加了鄂豫皖、川陜革命根據地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他能征善戰、敢打硬仗,戰績卓著,被譽為我軍一員“戰將”。而周希漢將軍的成就,是與徐向前同志早年對他的保護無法分開的。晚年的將軍曾感慨萬千地回憶說:“每一次遭難,都是徐向前同志救了我的命,給了我繼續為黨為人民工作的機會。”
“跟著我工作時很積極”1931年3月,張國燾等人來到鄂豫皖,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開始了“大清洗”。周希漢被請進了保衛局辦公室。原來,有人揭發,他是個混進紅軍隊伍的富農。
大約一個月后,周希漢被迫繳出了包括軍服在內的所有物品,得到了一身便衣,還有一張路條。上書:“周希漢系富農出身,開除回鄉生產,沿途放行。”
為了討回自身清白,更重要的是周希漢不愿離開紅軍,他決定回老家湖北麻城開具證明。周希漢費盡周折,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終于拿到了麻城蘇維埃開出的證明。上書:“周希漢家有田若干,佃田若干,靠佃田為生,是貧農,不是富農,他要求回紅軍。特此證明。”
可當周希漢懷揣這件法寶找到部隊時,竟無處安身,他只好到伙房幫廚。白天,勤快地洗菜淘米、擔水劈柴,樣樣都干;晚上,還主動熱情地幫著給炊事員記伙食賬。
大約在此幫廚后的第三天,剛剛開過飯,周希漢正在埋頭清掃廚房的時候,有個人走了進來。問:“還有鍋巴沒有?”
周希漢聽這聲音好耳熟,猛一抬頭,內心頓時驚呼:是老上級徐向前!看見穿著便服、樣子有些狼狽的周希漢,徐向前先是一愣,然后關切地問:“怎么搞成這個樣子?”
這一問,問得周希漢眼圈都紅了。他忙從懷中掏出那份證明把自己的遭遇說了出來。
聽完后,徐向前立即找到張國燾,有些生氣地說:“周希漢還是一個小孩,不懂什么事,跟著我工作時很積極,怎么會是改組派和富農分子呢?!”
隨后,徐向前把周希漢留在了機關,給自己當書記員。
以黨性原則擔保
1932年,蔣介石親自統領大軍對鄂豫皖紅軍發動了第四次“圍剿”。張國燾沉浸在黃安、蘇家埠等戰役勝利的欣喜之中,認為反動軍隊不堪一擊,不僅不讓連戰疲勞的方面軍主力適時休整,反而強令部隊去打麻城。結果麻城沒打下來,西線“圍剿”的敵軍攻勢凌厲,根據地腹地告急。張國燾這才下令撤麻城之圍,又命已經非常疲勞的紅軍主力去迎頭將西線之敵擊退。
對此,正直坦率、愛動腦筋、頗有責任心的周希漢不免產生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發了幾句牢騷,并闡述自己對這場戰斗應取的打法:我們應當轉移到機動位置,趁著敵人舉師清剿之機,引誘他們一路深入到對我們有利的地點干掉,然后各個擊破嘛。這樣把部隊拉上去要吃虧的。
有人將此告了密,并且反應他在蘇家埠戰役后丟失過一批戰利品——手槍子彈。保衛局馬上報告了張國燾。
唯我獨尊的張國燾又驚又怒,下令嚴加拷問。周希漢被施以懲戒之刑——灌辣椒水。剛灌下去,徐向前便聞訊趕來了。他把張國燾請到一邊的房子里,解釋了“丟失子彈”事件只不過是警衛排長從周希漢保管的子彈里拿走了點沒打招呼。他以黨性原則擔保周希漢并不曉得領導層有關決策的意見分歧(指徐向前與張國燾在對待敵軍“圍剿”上觀點相左)。最后,徐向前以肯定的口氣說:“他是我的書記員,我以后嚴加管教就是。”
大敵當前,張國燾不得不給了徐向前個面子,釋放了周希漢。